這次帶2歲3個月的雪花來到台北西門IN89影城的boomboom親子影廳,體驗她人生第一次的影城之旅。選看的電影是最近上映的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。以影院來說,體驗感受還不錯,以平常比較常看音樂型短片,看不太下去劇情片的雪花來說,我們原本滿擔心她會不會無法堅持看完,沒想到她居然看完了整部,當然中間也有分心與躁動,我不確定她看懂了多少,不過以第一次的影城之旅來說,是有利有弊,廢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我們的介紹與分享吧!

為什麼選擇親子影院?
這次選擇IN89的boomboom親子影廳,他們主打讓父母與孩童都能享受看電影的美好時光。而我們也想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慢慢接觸,親子影廳與大眾影廳最大的差別在於
1.較小的音量 :為怕配合電影高潮迭起的劇情嚇到小孩,音量絕對是父母擔憂的其中一個要點。在In89的親子影城,我覺得他們調低音量的同時並不影響大人的觀看品質,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沒有覺得有哪裡不同,但確實沒有特別突兀的大聲響嚇到雪花,我在想可能以聲音來講,平時電影的聲音真的太大聲了,稍微降低音量對於習慣各種聲響的大人來說不會有特別的感覺,但對聲音敏感的小孩來說是可以接受的。
2.電影放映時留有小燈:為怕小孩怕暗以及走動時意外跌倒,而留有的小燈。其實也不影響大人的觀看品質,不管是降低音量還是留有小燈,都還是很有在一般電影院的感覺,畢竟當我們專注於電影內容時,並不會特別在乎到周遭的燈。
3.童趣的設計與遊樂設施:為怕小孩坐不住,每間影城都設有不同的設施。
in89在全台共創力7間影城,每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。選用英國影院座椅第一品牌FERCO之兒童專屬沙發座椅,將影廳前方座椅移除,鋪上地墊、人工草皮,設置為『或坐或臥都可行之地面自由座』,廳內並設有溜滑梯、跳跳馬、大龍球…等設施,且於不同影城內依照客群需求和場域空間條件,增設主題遊戲區、賽車跑道、兒童學習廁所…等,來增加親子相處時光的趣味性與記憶點。

4.每月定期舉辦親子特別限定場:需上官網查詢特定時間場次,內容包含映前導讀、映後手作等。

票價

這次我們購買粉紅兔區,也就是有沙發的位子。雖然票價偏貴一點,但我認為不至於到太誇張的天價。


觀影前的準備

來為孩子準備一場電影盛宴吧!
可以從兩個重點著手,內與外。
內:試著想想他們對電影的認知以及理解,與孩子解釋何謂電影。
外:將他們當作大人,來準備一些看電影必備的東西吧!
1.甚麼是電影?
勾起孩子興趣的重要起頭,可以藉由不同的繪本來讓孩子們有概念,再用口語敘述的方式形容電影院的感受與特點。坦白說我覺得相關繪本不用多,孩子喜歡「安全感」,也就是喜歡舊有的東西重複執行,好比生活作息也是,因為可預期的事情不會有意外,換做孩子的視角,意外其實就是危害。幼童的安全感取決於對世界的認知,而生物的本能,便是會遠離危險的事物。
回歸正題,雪花有一本繪本叫做「貓咪看家」,這本書雪花非常喜歡,有陣子天天都必須讀,裡面敘述貓咪趁著主人不在家時偷偷跑出去玩的故事,其中一個橋段是貓咪跑去電影院看電影,也才短短的兩面,卻讓雪花印象深刻,十分喜歡。其實這是有原因的,起因是來自於我與丈夫偶爾會去看電影,出門前我們習慣與雪花匯報行蹤,起初我們並沒有在這件事上解釋太多,然而繪本的出現讓電影兩個字有了畫面與想像,他開始好奇爸爸媽媽平常去的到底是甚麼地方,既然貓咪可以去,為甚麼他不能去呢?
2.電影前導
這次選看馬力歐電影,我們在正式上場前給他看了一些關於馬力歐的預告片以及圖片,大致告訴她誰是馬力歐。除此之外,也解釋了這次帶他去看的是小朋友電影(卡通),不同於大人的電影(外國片)。一樣找了一些大人電影的預告片給她看,讓她大致明白大人電影與小朋友電影差在哪裡,好比大人電影她可能會害怕、無聊、看不懂,但不管哪種型態,這些都是電影,就是一部會播很長時間的影片。
3.電影必備儀式感:適合小孩的爆米花(零食)、飲料
這個好重要,我必須要打五顆星!觀影前一起來準備小朋友的零食吧!總不能我們有,他們沒有吧?!
坦白說這次雪花能順利看完整部電影,零食是一大功臣。觀影時間很長,他們專注力不見得夠,吃東西不外乎是最好讓他們安靜的方式了。但這麼長的時間,還是盡量選擇健康的食物吧!免得在電影院又要上演一次親子的權力鬥爭了。
推薦一些健康又很像爆米花的小零食,其實就是米餅。「形狀像」是關鍵,選一些球型米餅或是與米餅,大樹藥局以及卡多摩絕對是家長們的好朋友!除此之外,帶小孩一起去選購他們自己的零食,他們一定會很開心的!


簡單推薦兩樣,雪花其實兩歲後才開始吃米餅,平常很少吃餅乾零食,所以這對他來說很稀有,任何米餅他的接受度都很高,更不用說第二樣推的有加一點調味了。有些媽媽會問我都不給小孩零食餅乾,長途旅行或是平常是怎麼帶的?這個部分我會再打一篇文章來分享關於我對小孩零食的策略。
但不管如何,一起準備要去看電影事件快樂的事情,小孩喜歡甚麼最重要了!
飲品的部分,我的參考會有無糖檸檬汁(從小有刻意訓練,雪花滿能喝檸檬汁的)、現打無加糖蔬果汁(其實大部分都不會加糖,因為會搭配水果的甜度來做調配)、酪梨牛奶(少糖)、木瓜牛奶(無糖)。
畢竟電影院的選擇較少,能夠事前準備就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囉!一起來想想你看電影都喜歡吃些甚麼吧~

4.建立規則
我認為任何參與社會體驗的事情,對孩子來說都是在練習融入這個社會,並學習何為規則。好比去圖書館、搭大眾交通工具…等等。然而怎麼讓孩子更能接受這些規範呢?可以試著主動邀請並介紹規則。先主動介紹何謂電影,像是電影院的環境、特色、運作、所播放的影片等等,並告知在電影院時要注意的事項,好比輕聲細語不喧嘩、走路小小聲以及可以多花一點時間跟他們解釋為何要制定這些規則,違反規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,當作在讀一本現實中的繪本一樣,輕鬆愉快就好。主動告知的好處是給孩子良好的心理準備與建設,大多孩子其實需要很多的時間去理解一件新的事物,其中也包含了面對新鮮事會想要去探索、嘗試。若是在事發的當下才告知「不可以」,那孩子可能會先被嚇到,然後無法理解、覺得被指責,最後無法接受規範。換個角度想,當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時,你對周遭好奇又無知,試著想探索嘗試時,卻被嚴厲嚇阻的心情是如何呢?
雖然我們是帶他體驗親子影院,但我覺得大目標的規則一樣還是得遵守的。只是親子影城是個對於父母來說比較友善罷了,若是直接去一般影城,如果小孩嚇到或是沒辦法自制的大叫,可能會打擾到別人或是得直接回家了,那就沒有體驗的價值啦,而備受壓力的其實是父母,若父母在承受壓力的環境,沒有適當的調適,是很容易帶入情緒並且無法給孩子好的引導,所以照顧孩子前,爸爸媽媽們還是得先重視自己唷!
除此之外,我依然還是會告訴她親子影城與一般影城的差異,像是只有親子影城她看到無聊的時候能夠去前面玩溜滑梯,也一樣必須得安靜,若真的碰到一直跑來跑去或是大叫的小孩,那我們可以一起感受看看,當我們遭受這樣的行為時自己是否舒適,然後再去決定我們是否也要做出同樣的行為呢?
5.保暖衣物
這是一大失誤,雖說官方好像有說親子影廳的冷氣會調比較弱,但實際上我們還是覺得很冷!完全忘記帶外套了,還好現場可以租毛毯,搭配親子影院的沙發…我覺得我下次會帶個小毯子!
關於選片的心得
坦白說,我認為這次的選片並不適合雪花。一開始我並沒有往這個方向去思考,只是想說帶有興趣的孩子去體驗看看何謂電影,沒想到卻讓我有所反思了,站在孩子的角度,我也有很多困惑,我想重點在於「反派」腳色吧!以下稍微整理一些關於年齡小的孩子的選片方向給大家參考。
1.具有明顯反派腳色的電影
這裡的反派,也就是壞人。通常具有反派腳色的電影都會有過大的反差,因為要跟正向的主角有個對比。黑暗的畫面,對比的音調,突出的性格,過於誇飾的行為,然後最近的電影都喜歡加入正反向的搞笑橋段。小孩其實是會不太理解的,甚至會被壞人出現時所營造的氛圍嚇到。馬力歐正是這樣的電影,當我發現我選錯電影時,我選擇的方法就是「觀察」。我不主動在每個我覺得不妥的地方去解釋,也不會在任何橋段說甚麼,就是靜靜地觀察她的反應。一部電影所要傳遞的內容太多太複雜了,不是這麼好能夠解釋的,當我們無法好好的解釋時,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反效果,甚至給予標籤,但也許她根本不這樣覺得,那這樣只會讓事情更糟糕罷了。所以我們就在她有疑問或是感到害怕的時候,再給予適時的解說與關懷就好,太難的事物我們不避諱去認識,但不能否認的是,孩子需要花很多時間與樣本才能慢慢明白,這些她慢慢明白就好了。
2.劇情向的電影
我認為沒有反派的劇情向電影是比較適合年紀小的孩子的,它們更偏向再敘述主角遇到困難,如何去解決的過程,是比較溫和的。
不是說我排斥反派電影,而這裡探討的是「年齡小」、「第一次」看電影的小孩。循序漸進,他可以設略各種層面的電影。但第一印象若是好的,便能增加他對這件事情的接受度,後面也才更能享受在其中呀!
為甚麼想帶兩歲兒看電影呢?
兩歲兒正是開拓眼界的年紀,他們有點能力、有些思考,各種層面像是爆炸性的發展,對於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。
前陣子曾發生這樣的事情,讓我下定決心在她上學前我都不要再進電影院了。
坦白說,成為父母以來,我們並沒有像很多前輩預期的那樣,有了小孩就好幾年沒看過電影,熱愛看電影的我們一直都是有想看的電影就去看,小孩就請長輩幫忙一下囉,大概3個小時的時間,對於幫忙的家人來說都還可以接受。
但隨著雪花越來越大,情感發展越來越豐富,我開始有種寸步難行的感覺了,因為明顯能感受到她的不捨。等到他表達能力越來越好後,有一次出門去看電影前,面對滿臉不捨的她,我試圖跟她說,爸爸媽媽想去看電影,大概天空暗暗的時候就會回家了,而且我們會幫她帶禮物回來-她喜歡的餅乾,對她來說,餅乾是很稀有的。這次,她半逃避的不想聽我說,最後不是很開心的點了頭,我們便出門了。
看完電影的那天晚上,在睡前聊天的時間裡,她突然對我說「我不想要爸爸媽媽去看電影,我想要你們在家陪我…..」我很驚訝她說出這樣的話,這段時間她的語言進步很多,但不曾表達出這麼深沉又富有意義的自我想法以及句子,我想她一定是絞盡腦汁想與我們交流吧,認知到這點的我也覺得十分不捨。她兩歲了,明年三歲要上學了,大不了就一年不進電影院看電影吧!一年而已,還是女兒重要。我心裡默默地下了這樣的決定。
但該教的還是要教。
其實平常共讀的繪本就有提到有關於電影的事了,由於這次事件,雪花除了偶爾碎念不想我們出門外,也會說她想跟我們一起去看電影。那就來聊聊甚麼是電影吧!
透過繪本與日常生活的引導,在她能理解的範圍內跟她解釋那種氛圍與儀式感,我是這麼說的吧:
電影是一部很長的影片,我們需要到電影院看,進電影院前我們需要買票給工作人員(她的繪本內容),進去後他們會將燈給關掉,我們會在一個暗暗的地方看一個很大很大的螢幕,比家裡的電視還要大,大概跟這面牆一樣大吧!也會有很大的聲音,會很震撼喔!
當然也要告知一些關於我為甚麼不帶她去看的原因:
因為我覺得大人看的電影內容,你可能會害怕,你不是怕暗暗的嗎?如果我們去看電影,不是你想離開就能離開唷!而且我們看國外電影是講英文的,也怕你會覺得有點無聊。更可惜的是,電影院像你這麼小的小朋友是不能進去的,我也覺得好可惜,我也好想跟你分享我喜歡的影片,等妳再長一點,如果你想的話我願意帶你去看嗎?(真心)
話說到這了,在一旁聽的爸爸突然說了,有親子電影院阿!不然我們去看吧!
好,我們去看吧!